如今活躍在拉薩市場上的蜜蠟,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因西藏獨特的蜜蠟文化而積淀下來的老蜜蠟;一種是來自波羅的海的蜜蠟,此種蜜蠟占據市面上蜜蠟珠寶類的絕大多數份額;最后一種,則是數量極為龐大,種類浩如繁星的假蜜蠟。
琥珀
在古中國,蜜蠟和琥珀同為一體,也稱“虎魄”,因為古人認為蜜蠟是猛虎死后的魂魄變化而來。傳統中醫中認為,蜜蠟是療疾良藥,具有安定心神,幫助睡眠的作用,且因蜜蠟色彩眾多,但以明黃為主,因此歷來是皇家專用寶石之一。
 圖中黑線為幾百年前切割后留下的痕跡,最后包漿形成。
在歐洲,蜜蠟的地位更高,傳說琥珀是古希臘女神赫麗提斯的眼淚變化而成的,因此地位極高,如同玉之于中國,被稱為“北方之金”,成為歐洲寶石文化的代表。據說波蘭作曲家肖邦總是隨身帶著一塊琥珀,每次演出前他都用琥珀擦手。更有甚者,在西方早在一萬年前就開始了在海邊收集被稱為海珀的琥珀蜜蠟原料的收集和利用,并因為從北歐向南歐販運琥珀原料的原因形成了著名的琥珀之路。大量的琥珀原料通過當時東西方貿易的通道從歐洲經過西亞到達遙遠的東方。從歷史記載來說,早在漢代官方的史書就對這樣的貿易行為有著詳細的記載:大秦多金銀、珍珠、琥珀、琉璃。大秦(當時對羅馬的稱呼)的很多特產是通過與安息國(現在的西亞地區)的貿易再經過身毒(現在的印度)經海路轉賣到中國;蛘呤茄刂敃r的絲綢之路從西亞經過現在的中亞地區從西北方向進入中國。文獻里記載的琥珀應該就是源于波羅的海的琥珀蜜蠟原料。這些琥珀蜜蠟原料交易的道路雖然由于戰亂時有阻隔,但是還是一直延續了下來。
 為防止孔洞摩擦過大,為其中重心所承載的一邊鑲銅。
西藏的蜜蠟史
蜜蠟在西藏,更是擁有許多寶石無法企及的地位。在藏七寶中,蜜蠟琥珀具有驅邪定魂的能力,由于常年累月供奉佛前,受到香油、燈火的熱能影響,而產生不同變化。如玉般美麗,寶石樣閃光。因此,隨身佩戴有辟邪護身、安神定驚、護佑平安的功效,又因其象征意味,高僧大德的胸前,也總掛著一串高貴的蜜蠟念珠,以示尊嚴。
不僅如此,由此而生的蜜蠟文化,也深入到貴族和百姓人家,它不僅被當作手飾、頸飾、頭飾等裝飾品,是西藏傳統服飾中最為重要的裝飾物之一,能夠欣賞、佩戴、裝飾、收藏,更因為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和靈性而備受推崇。它是歷代高僧大德、信徒所采用的佩戴飾物與宗教加持圣物,據說蜜蠟可令佩戴者與珍藏家得到無比的幸運和財富,念數傳承下來的蜜蠟佛串,有靈性修行之功效,能使人進入神圣喜悅之境地,達到生命升華之境界,可謂一種美麗和珍貴的珠寶。
從清代開始,每年作為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進貢的丹書中,蜜蠟數珠更加是必不可少的貢品之一,直到現在故宮保存的檔案和實物都有詳細的記載。在北京還曾經展出過當年西藏向毛主席敬獻的蜜蠟珠串。這從側面也能反映出當時西藏貴族對蜜蠟的珍視。在使用蜜蠟方面西藏貴族與平民最大的區別就是不會以鮮黃色為美,更愿意保留蜜蠟自然形成的深色氧化層。并且除了作為飾品之外,很多大個頭的蜜蠟珠子是作為供佛之用的。在西藏的一些寺廟里面也偶爾能見到用蜜蠟雕刻的佛像。
 各種重量不同的老蜜蠟,價格多為600元/克左右,此蜜蠟參考價隨市場波動較大。
拉薩蜜蠟種類
如今活躍在拉薩市場上的蜜蠟,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因西藏獨特的蜜蠟文化而積淀下來的老蜜蠟;一種是來自波羅的海的蜜蠟,此種蜜蠟占據市面上蜜蠟珠寶類的絕大多數份額;最后一種,則是數量極為龐大,種類浩如繁星的假蜜蠟。
蜜蠟在西藏一直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藏傳佛教里“七寶”之一,也是藏族姑娘們最愛的飾物之一。盡管蜜蠟不是西藏獨有之物,但是它在西藏人生活中的地位,足以使其成為我們了解西藏文化的一個入口。據了解,西藏的老蜜蠟除了極少數產自本地外,都是來自緬甸或者阿富汗等地,正是因為來源困難,所以在“七寶”之中,地位也是較高的一種。
波羅的海蜜蠟,則如其名,來自波羅的海地區,有一條蜜蠟分布較為集中的“礦脈”,但成礦時間較短,只有500年左右,因此蜜蠟與琥珀都集中在一起,價格也較老蜜蠟便宜許多。
據了解,目前拉薩市場上的最大種類假蜜蠟主要以塑料和樹脂為主。另有來自臺灣地區的假蜜蠟,做工最為精細,一些傳統的鑒別蜜蠟的方法,都無法鑒定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