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門當戶對的由來 |
|
指男女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很適合結親。
“門當”與“戶對”
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門建筑的組成部分,這種用于鎮宅的建筑裝飾現今存留不多了。
所謂標示,就是嵌在門楣上的正六角形的方木或者圓木,俗稱門檔,若是石門則標示質料亦為石,其上按照品級涂以油彩或圖畫,或寫上吉祥福壽等祝語。這些都是地位的彰顯,膾炙人口的詞匯“光耀門楣”,其實就是人們對于權力和財富的向往的一種直觀表達。
門楣也有區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數。簡單來說,門楣上有兩個門檔的,對應的是五至七品官員;門楣上有四個門檔的,對應四品以上官員;至于十二個門檔的,則只能是親王以上的品級才能用,換句話說,即便是皇親國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開門,嵌十二個門檔!
門前也有要求,官員們講究門高于路,所以門前要有臺階,但這臺階可不能隨便修,也要按照制度來。六、七品官員門前臺階不能高于二級,五品官門前臺階不能高于三級,以此類推,但臺階數目最高不能超過八級,超過八級那就是九了,九乃數之極,那是代表頂點的數,除了皇上誰也不能用。隨著官員晉升,門前的臺階數目會慢慢增加,文人們經常談的一個詞“進身之階”,其中的“階”就是從這兒來的。
戶對,建筑學上為“門枕石”的一部分,俗稱門墩,又稱門座、門臺、門鼓,抱鼓石用石鼓,是因為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人們以為其能避鬼推崇,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間廣泛用石鼓代“戶對”。戶對,是用于中國傳統民居,特別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門框門軸作用的一個石質的構件。門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還有獅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門墩等等!皯魧Α,形狀有圓形與方形之分,圓形為武官,象征戰鼓;方形為文官,形為硯臺!皯魧Α贝笮∨c官品大小成正比。
有“門當”的宅院,必須有“戶對”,這是建筑學上的和諧美學原理。此,“門當”、“戶對”常常同呼并稱。后成了社會觀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條件的常用語。 |
|